周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4年老品牌技术开发服务公司,专注于网站建设_APP小程序制作_软件开发_公司定制设计。
经营范围电子商务经营;网络技术开发;计算机周边设备、电子产品的销售;国内贸易;进出口业务;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研发及技术推广;计算机系统服务;网络技术服务,互联网软、硬件研发、设计、制作、代理、推广;广告设计、制作、代理,用自有媒体发布户外广告;网络设备安装。
为全国及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深圳、合肥等提供网站建设,小程序开发,APP开发,系统开发,及高端网站定制服务,专注于企业网站建设,对建筑,机械,教育,家装,外贸等多个行业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!
公司:周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QQ:3043239330
为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气象服务保障宣传报道工作,中国气象报社早于6月份就按制定报道方案,自8月下旬起3次组织编辑、记者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宣传内容及分工。8月31日,中国气象局启动特别工作状态,中国气象报社报网、新媒体也进入“阅兵时间”
报社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宣传报道工作
*** 源于热爱
参加会商、了解天气和重大活动服务情况就成为记者们每天的工作状态,策划约稿也是家常便饭。
9月2日至3日,中央气象台每天8时的天气会商和15时的加密会商,都由黄彬负责报道。在预报员们准备专题会商的时候,他尽量用镜头捕捉他们早间的工作状态。会商结束后,抓住首席预报员整理材料的时机,见缝插针采访。
记者黄彬在中央气象台采访
2日至3日,申敏夏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公室驻守,时不时看看工作人员手头上的工作,观察是否有关于阅兵期间气象保障的最新消息。他们在写什么,他们在看什么,他们在做什么,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。
张静自8月中旬就常驻北京市气象局,在策划系列报道、采写新闻的同时,她还帮助刚来到记者岗位的叶芳璐和冯子晏,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,适应新角色。
记者张静驻守北京市气象局
因为任务重大,有很多保障活动被安排在周末。她们3人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,有时遇到晚上的活动,也熬夜工作。9月2日晚上,为了记录市气象局与市纪念活动保障总指挥部的多次连线,3个人都没回家,只在办公室简单休息一会儿便投入到工作岗位。前期纪念活动的几次演练也是如此。
责任源于使命
阅兵前连日来北京天气变化无常,9月3日的天气是否影响纪念活动备受关注。如何及时、全面反映气象部门的工作状态和服务成效,中国气象报社报网各部门面临严峻压力。
9月2日下午5点,中央气象台发布天安门地区最新预报结论:3日上午晴朗少云,这与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通报的“多云间晴”的预报结论有差异,网站晚班编辑唐淼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,在请示领导后迅速通过网站发布了最新的预报结论,并在头条提示现场人员注意防暑防晒。在匆匆吃了一口饭后,晚上9点会商结束后,记者传回了消息和大量特写图片。编辑消息、筛选图片、制作组图,经过反复推敲后,“中央气象台夜间会商背后的故事”发布出来,唐淼抬头一看已经是深夜12点半了。凌晨5点,中央气象台和北京市气象局再次举行加密会商,唐淼迅速编发稿件。直到7点早班编辑到来,她交班后,才离岗下班。
中国气象报社传媒策划中心负责的中国气象局搜狐、新浪、今日头条、网易、人民日报、万千气象新闻客户端和中国气象报WAP站等7个平台共计发布相关稿件105条,从交通、公众服务、气象服务、阅兵现场实况等角度全方位提供阅兵期间的相关资讯。9月3日,CMA网站头条《气象部门多项预报新产品精细化服务受阅空中梯队》赫然醒目。这是网站对纪念活动气象服务保障精华报道的集粹之作。
CMA网站中心编辑做好内容更新、发布工作
纪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。此时,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者松了一口气,参与保障的各单位各部门也陆续进入工作总结状态,而对于中国气象报社的报纸编排工作来讲,才刚刚开始。
早在3日上午9时以前,报社总编辑、副总编辑,相关部门主任以及负责报纸纪念活动特别策划的编辑记者、美编近30余人都已到岗就位。10时之后,参与特别报道的记者们的稿件陆续传来,编辑进行一审,主任进行二审,社领导进行三四审,以确保刊登的文章质量;下午5:30,召开编前会,社领导和编辑反复推敲版面的排法,一个个评论,一个个敲定。“能不能再好看一些?”“几个版面怎样能更加协调、和谐?”。入夜了,大家开始进入排版、改版、校对、审读等多项工作……
报社编辑深夜制作《中国气象报胜利日特刊》
付出源于敬业
去年刚参加工作的贾静淅为了完成纪念活动系列特别报道采访写作,2日早上七点赶往北京气象市局采访,下午回来又连轴参加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,晚上连夜整理素材、写稿,通宵未眠,3日早上五点 *** 台听会商,连续25个小时没睡觉。这是她参与的第一次重大气象宣传报道工作,但是绝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记者吴越、贾静淅在北京市气象局采访
2日晚上,徐文彬给妻子赖敏发微信:“晚上不回去了。”“不回家吃饭?”“不回家睡觉了,明早有任务。”“好,知道了。”是夫妻,又是同事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他们的孩子还在哺乳期,徐文彬不能回家,赖敏要在家专心照顾6个月大的宝宝。3日4:40,天还黑着,徐文彬提前20分钟来到中央气象台会商室,对中央气象台对会商前后的工作进行记录、拍照,并与首席预报员沟通了解天气情况,认真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。不知不觉间忙碌至8时,又开始参加全国天气会商和纪念活动专题会商。整个上午,他驻守在中央气象台工作写服务侧记,直到中午12时,写稿、拍照、传稿,都没顾得上吃一口饭。
负责纪念活动特别系列报道之一的王晨,需要大量采访纪念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人员的精神风貌、工作作风等。为了不影响繁忙的工作人员,她便选择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去职工食堂对一些人进行轮流采访,并在下班后对相关保障人员进行电话采访。8月31日晚电话采访完部分人并写部分新闻稿后,已是第二天凌晨1:30。9月1日和2日晚也是如此。这样,才能既保证交稿时间,又保证不打扰采访对象的服务保障工作。
孙楠和王敬涛有幸参加纪念活动。作为前方记者,她们要负责传回现场的画面,亲身体验令人激动人心的时刻,亲历气象服务保障的成功。3日4点多起床,从4点多起床至2点活动结束散场回到单位,在10个小时的折腾后,她们回到单位加班写侧记、传图片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有太多记者、编辑在一线、在后方加班加点,大家一起挥汗洒泪,没有怨言,没有逃避,这正是一个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真实体现。(张玮鸥)
网友评论